要迅速摸清考官“追問”的意圖。考官對考生“追問”,一般有三種情況:一是考生對問題回答得不夠完整,考官希望通過“追問”讓考生回答得更加完整。尤其是一些需要運用發(fā)散型思維回答的問題,從命題的要求來說,必須回答出3~5種答案,但是,一些考生往往只回答出1~2種答案,并反復進行論述,論證自己的觀點。這種時候考官對考生進行“追問”,應當說,是對考生的關心,是善意的提醒,并不是惡意的“刁難”,考生要迅速作出判斷,給予必要的補充。二是考生對問題回答得過于簡單,考官希望通過“追問”讓考生回答得更加充分。這樣的“追問”一般出現(xiàn)在考生對題目理解不夠,三言兩語就回答完畢,而剩余時間又非常寬裕的情況下?脊贂䦟忌白穯枴保骸斑有沒有需要補充的?”提示考生再作出必要的補充回答。三是考生對問題回答得有新意,考官希望通過“追問”讓考生回答得更加完美。這樣的“追問”一般出現(xiàn)在模擬情景題上,考生獨到的見解、獨特的思維方式,也會讓考官的興趣得到提升,從而讓考官不由自主地進行“追問”。對于這樣的“追問”,考生要注意莫得意忘形,避免因“得意”而失去不應該失去的分數(shù)。
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(tài)。作為一名應試者,在面對考官的“追問”時,一定要保持穩(wěn)定的心態(tài),不要緊張,更不要害怕,尤其是不要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答題思路,而要順著考官“追問”的要求,認真思考,及時作答?忌男睦硭刭|,既是考官要考的范圍,也是決定考生面試成績的關鍵?忌诿鎸脊俚摹白穯枴睍r,要注意克服三種不良心理:一是覺得考官在故意“刁難”。這是一般考生面對考官“追問”的第一反應。通常情況下,人們的思維定式都是從壞的方面去考慮,但實際上,考官在面對考生時,都希望能夠選拔出優(yōu)秀的人才,這不僅是考官的職業(yè)道德決定的,也是這種公開選拔的機制決定的。在面對考生時,考官面前擺放的都是一張“白紙”,誰都想去畫一張最美的圖畫。所以,考生在面對考官的“追問”時,沒有必要把考官往壞處想,從而產生不應有的抗拒心理,而應當積極配合,認真思考,慎重作答。二是心情突然緊張。這也是很多考生的通常反應。這樣的反應多發(fā)生在性格內向、沒有見過大場面的考生身上。在面對考官的“追問”時,有的考生心情突然緊張起來,甚至打破了自己的原有思路,頭腦轟鳴,不知所措。作為這樣的應試者,除了平時要加強面對公眾場合講話的鍛煉外,還要注意在答題時,一定要思考半分鐘,并迅速在面前的紙上列出答題提綱,不論考官是否“追問”,都能從容應對。三是怕考官打“低分”。這也是考生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。但是,這種心理反應應當說是完全沒必要的。前面已經(jīng)說過,面試考官對考生進行“追問”,是考官對考生的關心和愛護,只要考生認真思考,從容應答,不僅不會丟分,而且還可能增加分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