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增玉:有塊黃色物質叫黃尾腺,傳說中能致癌,但是沒有考證,老百姓都對這個雞尾敬而遠之。
其實,這塊黃色物質是雞的淋巴腺體,的確不可以食用,但是去掉這塊黃色物質后,雞屁股是可以食用的。
惠增玉:在正常的產品中是加工成肉串往日本出口。把這一塊切除了,切除這一塊,把骨頭剔出來,把中間骨頭剔出來,就變成我們現在這種形狀。有瘦肉,中間可能肥肉多一點。日本喜歡把雞尾油炸,油炸完了蘸著一點小調料。
記者:我這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吃雞屁股。好吃嗎?
惠增玉:可以,還可以。
記者:我多蘸點,我嫌它油大。
惠增玉:事實上就是,有辣醬沒有?
由于當年的出口量減少,這100噸雞屁股就需要處理,可怎么把這能吃大家卻不敢吃的雞屁股賣出去呢?
惠增玉的原同事:做過油炸的、鹵制的,包括水煮的、去油的,都做過。嘗試過好多次,但是都不理想。
就在大家都犯難的時候,一天,惠增玉突然想到一個好點子,他把處理好的雞屁股絞成餡,配上菜,做成炸丸子。炸丸子既改變了雞屁股的形態(tài),又發(fā)揮了它油脂豐富的特點。惠增玉和同事們每天把炸丸子送到當地的市場出售,每天從賣出幾十斤到后來的幾百斤、上千斤。不到一年,這一百多噸的炸丸子就賣完了。
惠增玉:當時有好多人也問,問過之后,開始一說雞尾的,不相信,這么好吃嗎?這么好吃。后來吃過之后也就不排斥了。
而處理完這批庫存之后,惠增玉和另外兩個同事就辭了職,他們要去創(chuàng)業(yè),就是這炸丸子讓他們發(fā)現了商機。
惠增玉的原同事:當時因為咱們賣的時候就是到各個村子里面去賣,賣完之后呢,隔三差五地會有人問,你們的炸丸子怎么不過來賣了?怎么回事?
惠增玉:好多客戶還找到我們,說炸丸子不錯,你們就是能不能繼續(xù)做炸丸子。
2000年,惠增玉借來五萬元,另外兩個同事每人五萬,一共十五萬,成立一個小公司,專門做炸丸子?墒牵闊┙舆B而來。第一個問題就是炸丸子的保鮮時間太短。
惠增玉:冬天它能保存?zhèn)三五天,還勉強差不多,到了夏天怎么辦?
炸丸子保質時間短,很難規(guī)模化生產,三個人一合計,干脆換成做速凍丸子。
合伙人:咱們流通市場這一塊畢竟還是速凍食品比較多一點,市場的面也會廣一點。